新闻资讯

看懂“十五五”关键词|未来产业,如何塑造中

日期:2025-11-05 11:43 浏览:
央视新京报11月3日讯(记者文峰)《关键时刻重点部署》。 10月20日至23日,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明确提出,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推动量子技术、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能源、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在中国发展的新未来塑造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权重与地位“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技术模式支撑”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承载者,工业未来发展轨迹不仅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而且是新生产力的重要建设阵地,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和强化实体经济基础”作为首要战略任务,把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四大任务放在首位。 《建议》点名的六大未来产业,都属于实体经济,充分体现了我们“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国际化”的一贯明确方向。10月24日,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善杰表示,主要任务可以从“固本升级、改革育新、扩能提质、强基增效”四个方面来理解。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8%,生物制造、量化科技等领域的阶段性突破印证了未来产业的增长潜力。社会科学认为,未来行业的突破将彻底更新传统的技术路径,恢复全球产业竞争。谁能率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掌握关键专利、领先国际标准,谁就能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这些产业将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催生数万亿元市场,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城市未来产业增长的政策与布局的拓展,离不开政策与布局的双重强化。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明确表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资增长机制,开辟脑机接口、量化等新赛道。信息化,打造未来先行区。今年以来,工信部热情出台多项专项政策:从高性能平台“揭牌挂牌”、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以脑机接口领域为例,相关政策明确了2030年的目标: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全球领先企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这种“目标导向”的政策设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事实上,地方层面已经启动了相关安排。北京7月出台了拟定的未来投资增长机制,上海9月推出了科技创新和未来培育政策。天津、深圳等经济大国城市广州也凭借自身优势,精准打造“全国协调、地方特色”的布局和格局。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已达近万亿元;合肥聚集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体量科技企业,相关设备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领域; 2023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186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6300亿元。今年4月,在南京举行的全球6G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发布了首个6G智感综合外场测试网络,开展低层巡检、物流等商业试点。此前,该实验室搭建了6G端到端实验平台,创造了10余项太赫兹传输“世界第一”,展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先发优势。未来通信领域。 “产学研”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推动产学研机制发生深刻变革。大学作为创新源泉,率先组织科研布局。以“脑机接口”为例,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依托未来技术研究院,整合医学、自动化、微电子等多学科力量以及脑机接口研究和人才培养专家。同济医院、协和医院依托高校科研实力,形成了“技术研发-临床应用-产业创新”的完整链条,加速了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未来的产业需要具有‘技术敏感性’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计算与科学传播青年学者陈安凡认为,人才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社会需求和发展规律。新科技革命、新思想传播的速度和程度比以往的工业革命更大。未来产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专业领域,教育制度也会卷土重来,深刻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未来的产业将如何发展?未来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他举了一个例子,在脑脑接口技术的帮助下,行动不便的患者只需通过思考喝水就可以控制假肢的运动,并可以依靠大脑信号进行打字和交流。“数据显示,还有很多技术的红利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5年的第10位,成为近10年来创新进步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024年,我国PCT专利申请量将达到70160件,分别比美国、日本高出30%、45%,令人羡慕。欧盟2025年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得分较2020年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欧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释放创新潜力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这一观点已成为业界共识。不可想象的是,未来5年,中国高质量发展必然会因未来产业等新生产力的不断增强而实现新的跨越和变化。”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