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守护食品安全】东湖评:用“荆楚责任”守护

日期:2025-10-18 11:05 浏览:
专栏.jpg.jpg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校园管理的底线,青少年的食品安全关系到“舌尖上的未来”。当前,校园食品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湖北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探索通过强化科技、公开监管、严格处罚,构筑“校餐”安全防线的有效途径,用“荆楚责任”保障儿童就餐安全。 “不谋大局者,不可谋之地”。校园食品安全需要全链条立体监管,任何一个环节的任何疏漏都可能造成隐患。湖北近年来加大科技投入破解难题:建成全省中小学“数字食堂”管理平台,“互联网+明厨明灶”武汉引入HACCP认证体系,对“农药残留检测”、“餐具解剖”等17个关键环节制定控制标准;宜昌实施食堂质量管理三维标准,用颜色分类识别食材和工具,将危害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标识。 “全链条、科技为基础”的模式,让管理从“事后补救”走向“事前预防”,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披露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信任的关键。校园食品安全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把关”,需要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主动披露不仅保障了知情权,也促使学校从“被动调查”走向“主动调查”。实践湖北省襄阳市的CE非常有代表性: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包括长期公开(供应商资质、制度)、日常公开(食品配料保存、日常控制、每周检查、每月发送机制);还推出了“一校一码”制度,督导和家长可以扫码查看食堂实时图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透明互动”模式搭建家校共管的桥梁,让管理更有温度。 严厉处罚是守住底线的保证。对于食品原料“质量不合格”、“资质不符”等问题,只有“零容忍”才能起到屏障作用。湖北荆门东宝区出台校园大宗供应商退学“五点机制”。 “采购公司”无固定仓储、卫生不达标、资格不齐全的将被过早取消。抽检不合格的供应商将立即暂停供货。武汉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对违规经营、食品原料储存不当等问题,将“一发现即改正”,对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查处。这些措施促进了食品供应市场的规范,保障了儿童食品的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亿万家庭的期盼、民族的未来。监管部门要把责任与“拼”精神结合起来,用“严”标准细化措施,用“实”行动解决问题,把“荆楚责任”与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构筑校园食品安全的坚强屏障,守护“校园未来”。语言的终结”,为湖北打造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注入民生热力。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泽一(武汉市江岸区天天街道“青橙计划”团队成员) 编辑:王艳梅、段涵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